庫卡工業機器人禾捆搬運系統解決方案
在農業智能化進程中,庫卡工業機器人憑借其創新的“禾捆搬運應用”技術,重新定義了秸稈、牧草等農作物的自動化處理標準。針對圓捆、方捆等不同形態的搬運需求,庫卡機器人搬運領域推出全場景解決方案,集成高精度視覺識別、自適應抓取及動態路徑規劃技術,實現從田間拾取到倉儲堆垛的全流程無人化作業。以美國John Deere愛荷華州項目為例,6臺KR 1000 TITAN機器人配備模塊化夾爪,實現1200×900×800mm方捆22捆/分鐘的搬運速度,破損率低于0.5%,較人工效率提升12倍,單日處理量突破800噸。


在復雜工況適應性方面,庫卡機器人搬運領域展現**性能。德國CLAAS漢諾威智能農場中,KR AGILUS與無人拖拉機通過5G實時協同(延時≤5ms),完成Φ1.5m、500kg圓捆的8層高精度堆垛,定位誤差±5mm,傾斜度≤1°,符合DIN EN 12312-6安全標準。針對高濕度環境,中國中聯重科湖南項目采用定制硅膠吸盤與氣壓補償系統,在RH≥85%條件下維持-80kPa真空度,稻秸捆破損率降低90%,連續運行12小時無故障。庫卡工業機器人還攻克了**地形挑戰——澳大利亞Fodder King基地的45°斜坡作業中,動態重心補償算法使1.3噸重捆搬運速度保持1.5m/s,傾覆風險降至0.01次/千小時。
技術層面,庫卡機器人禾捆搬運應用搭載SICK Visionary-T AP三維視覺(±2mm檢測精度)與Schmalz真空吸盤(3000N抓取力),支持Φ0.8-1.8m捆徑自適應抓取。NDC8激光SLAM導航(±10mm定位精度)確保泥地、斜坡環境穩定運行,Rexroth液壓系統降低35%能耗。在俄羅斯Ros Agro西伯利亞項目中,KR FORTEC通過-35℃環境加熱模組,維持關節潤滑粘度≤220cSt,MTBF超10,000小時,驗證極寒可靠性。
目前,該方案已通過ISO 18497安全認證,并主導制定捆形識別(≥99.9%準確率)、抓取力分級(≥3000N)等行業標準。全球累計部署超150套系統,助力客戶搬運效率提升至50捆/分鐘,能耗降至0.8kWh/噸,綜合成本下降55%。庫卡工業機器人以智能化、高可靠的技術優勢,持續領跑禾捆搬運領域的技術革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