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份周期股異軍突起,有色金屬和國防軍工板塊的融資凈買入額大幅攀升,成為融資客的新寵。不過融資客同樣沒有放棄新興產業這條主線,計算機和電子為代表的新興成長板塊融資凈買入額同樣居前。相較于6月份融資客主打“新興成長”牌,7月份周期與成長各領風騷,進一步烘暖了兩融市場。考慮到融資資金的動向往往具有一定的指示性作用,這可能意味著后續市場行情仍然值得期待。
周期成長各領風騷
以計算機、傳媒和電子為代表的新興產業板塊是融資客在6月份重要的做多主線,特別是計算機板塊的融資凈買入額達到28.14億元,將其他行業遠遠拋在后面,頗有些“獨領風騷”的味道,在此期間,周期類股票卻鮮有人問津,遭到了融資客的冷遇。不過7月份市場風云突變,新興成長股開始高位回調,申萬傳媒和計算機指數分別下跌3.11%和0.87%,而部分周期板塊卻紛紛崛起,申萬有色金屬和國防軍工指數分別上漲5.19%和5.99%,重新抓住了市場的眼球,市場出現階段性風格轉換的跡象。
面對市場的變化,投資者并未就此開啟“乾坤大挪移”模式。7月以來,有色金屬和國防軍工板塊躍升至融資凈買入排行榜的前兩位,達到23.69億元和18.94億元,成為融資客的新寵。不過融資客同樣沒有放棄新興產業這條主線,計算機和電子板塊的融資凈買入額緊隨其后,達到18.00億元和14.84億元。由此來看,融資客在布局7月行情時,加大了對周期板塊的布局力度,不過也并未放松對新興產業的關注。融資客的布局資金并非來自不同品種的騰挪,而是來源于外部資金的入場。這一點從兩融市場的規模上便可見一斑。6月份融資融券余額始終在4000億元附近徘徊,并未有效放大。不過進入7月份,兩融余額已經攀升至4200億元之上,7月11日,融資融券余額增至4216.14億元,創歷史新高。
個股方面,周期和成長各領風騷的特征更為顯著。7月以來正常交易的675只兩融標的中,有423只股票實現融資凈買入額,占比超過6成,其中融資凈買入額超過1億元的標的達到56只,這部分股票是7月融資客熱捧的香餑餑,其中來自有色金屬、國防軍工、房地產等典型的周期性板塊的股票達到24只,來自傳媒、計算機、電子等新興產業軍團的股票有21只,作為市場上兩大主流品種,周期和成長可謂平分秋色,各領風騷。
融資漸入佳境
7月翻身仗或打響
傳統周期板塊和新興成長板塊雙雙受寵,7月份融資融券余額攀升至4200億元上方,這可能意味著兩融投資者的情緒出現好轉,融資開始漸入佳境。市場人士指出,兩融資金嗅覺敏銳,通常對市場的指示性作用較強。考慮到經濟面、資金面和政策面保持平穩,市場運行環境依然向好,滬深股市有望在7月份打一場翻身仗。
從經濟層面看,5-6月數據顯示經濟已經實現企穩,6月PPI同比降幅繼續縮小也進一步驗證了這一判斷。進入下半年,地產銷量并未繼續惡化,而政策持續微刺激有望對房地產下行構成對沖,出口雖然低于預期卻沒有改變企穩回升的趨勢,大宗商品價格保持平穩,整體來看,經濟企穩的趨勢并未改變,對于市場的支撐作用顯著,發生系統性風險的概率并不大。
從流動性上看,央行在公開市場連續凈投放,保證了流動性的穩定。雖然例行存款準備金清繳、大行分紅以及轉債、新股發行等因素令上周資金面一度結構性趨緊,但整體流動性仍保持穩定。分析人士表示,在外匯占款可能較長時間低企、基礎貨幣被動投放規模下降的背景下,為了維護流動性總體充裕,貨幣當局“主動放水”、定向寬松的調控基調有望得到延續,流動性穩中偏松的趨勢并未出現改變,這將為市場走強提供反彈動能。
政策面上,7月11日證監會發布《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》、《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》征求意見,新規變化主要體現在進一步簡政放權、定價更加市場化,加大規范力度等方面。今年以來并購重組活動較為活躍,受益于軍工注資,成飛集成復牌后累計上漲347.90%,并一度帶領軍工板塊強勢上攻。市場人士指出,政策上簡政放權后,下半年的并購重組活動同樣值得期待,屆時短期的強勢牛股有望帶熱整個市場的人氣,市場在7月份的反彈依然值得期待。